■ 杨凤兰
《山海情》是一部以“脱贫攻坚”为主题的电视剧,于今年初在各大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媒体播放。这部剧着眼于上世纪90年代闽宁两地的对口帮扶,讲述了“苦瘠甲天下”的西海固人民在政策引导下完成异地扶贫搬迁,并在福建对口帮扶下,通过勤劳的双手和不断探索的勇气摆脱贫困的故事。 《山海情》的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涌泉村,这里的农民勤劳淳朴,但由于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,远离黄河,自然条件恶劣,且因交通闭塞、生产方式原始,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导致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。因此,政府决定在海吉县成立吊庄移民区,鼓励西海固人民整体搬迁至吊庄移民区生产生活。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政策的出台,特别是中央作出东西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,福建与宁夏结成了帮扶对子,一方面采取“劳务输出”措施,将宁夏当地青壮劳力输出到沿海地区工厂打工赚钱,学习技术、开阔视野;另一方面在吊庄区实施“科技扶贫”,请来福建菌草种植专家教授,大力推进“庭院经济”,组织村民种植和销售双孢菇,使当地人的钱袋渐渐鼓了起来。在各种帮扶政策的带动下,一批闽商赴宁投资葡萄枸杞种植、葡萄酒酿造和中医药材种植等产业,西海固地区生态也因此得以恢复。 《山海情》的故事,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,它将故事浓缩于一地一村,表现的却是党对扶贫工作的决心,以马得福、陈金山为代表的扶贫干部深耕基层,携手群众,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。 《山海情》的故事,实际上也是千千万万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写照。今年2月,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: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。一组组数据背后,也凝结着统计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普查中的辛勤耕耘。为了精准反映各项政策落实情况,统计人开动脑筋,制订出严密的普查方案;为了精准反映脱贫成效,统计人不厌其烦地进行普查培训、普查登记和普查数据汇总。这些统计人没有那些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,没有在全国脱贫攻坚中书写下辉煌的成绩,但有的是同样的爱国爱民的情怀,有的是同样的求真务实的默默付出。身为统计人,看着一组组统计数据,我为奔波在全国脱贫攻坚普查一线的统计工作者喝彩!
|